金刚石超薄切割砂轮(外径51,厚度0mm,30.5-5mm)具有切割效率高、切割质量好、切割材料损耗少等优点。酚醛树脂结合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适用于制造各种规格的薄片砂轮。超细切割砂轮厚度在0.2~0.1mm之间,是一些机械加工中使用的重要工具。高速切割技术出现后,金刚石超薄切割砂轮被引入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对界面渗透理论、界面粘合理论的分析,探讨能够改善砂轮磨削性能和磨具强度的混合工艺的作用机理。通过加热、真空、切割试验数据、温度、时间、真空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成型材料均匀混合和成型材料干湿度调节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混合工艺,改善成型材料的表面状况,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和磨具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研制的工艺后制成的砂轮比传统工艺制成的砂轮磨削性能和磨具强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理
1.1.1界面浸润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填充物很好地浸润液体树脂是非常重要的,浸润不好会在界面上形成空隙,容易使应力集中导致材料断裂,如果充分浸润,则基体与填充剂的结合强度要比基质的粘合强度大。
从热力学观点出发来考虑两个表面结合与其表面能的关系。表面能量通常是通过表面张力来表示的。
此处y为表面张力,G为自由能,4为面积。可以看 出,表面张力实际上就是在温度和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自由能随表面积增加的量。如果两个表面结合了,则体 系中由于减少了两个表面和增加了一个界面使自由能 降低了。这种自由能的下降可以定义为黏合功WA,则
式中下标s、l和sl分别表示为固体,液体和固液。 从现象上来看,任何物体都有减少其自身表面能的的 倾向。因此液体尽量收缩成圆球状,清洁表面的固体则 把其接触的液体铺展开来覆盖其表面。
1.1.2 界面黏结理论
为了获得最大的黏结强度,胶黏剂和被黏体磨料 要有亲和力,而且两者必须有完全接触,因而被黏体磨 料必须是清洁的。为了使胶黏剂和被黏体完全接触,下 面论述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胶黏剂与被黏体之间形 成湿润状态,是胶结接头具有良好黏结性能的先决条 件。为了便于说明,用液体-固体体系当作胶黏剂-被 黏体体系的研究模型。
本文链接金刚石超薄切割砂轮强度低?教会您一招,提高超细切割砂轮的结合强度。-http://zzhftools.com/hynews/1300.html